多家银行股稳定股价,具有短线积极意义,但长期看银行股没必要过多关心股价,只要认真经营好,提升利润,自然就会有机构投资者买入并持有,股价不会被低估。
部分银行股触发稳定股价标准,即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但事实上,多数银行股的股价都长期在净资产值之下运行,投资者也习以为常,如果上市银行的管理层非想要把银行股股价托高到净资产值上方,在本栏看来事倍功半,并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先看银行股的主要持股者,并非是很感性的散户投资者,而是以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主,这就导致了大股东和管理层采取一般的稳定股价措施,效果都会微乎其微,因为机构投资者不会因为大股东的行为而改变自己的估值体系。例如甲银行推出大股东增持预案,如果甲银行的股价上涨,持有甲银行的机构投资者就会在减持甲银行的同时买入估值更低的乙银行,因为在机构投资者眼中,银行股的估值不会因为大股东的“小动作”而发生太大的转变,如果甲银行的股价上涨,那么把甲银行的股票换成乙银行就是划算的。
所以本栏说,想要在二级市场上直接推高银行股的估值,就必须要同时推动所有的银行股上涨,否则拉高行为将会被全部的银行股稀释,拉高动作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此外,银行股的折价估值也符合现在机构投资者的认知。一方面,机构投资者担心银行资产还有一部分坏账并未体现在报表中;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也担心银行股的成长性不如其他高科技股票。所以机构投资者给银行股的估值比上市银行管理层的预期要低。
事实上,机构投资者对于银行股的估值还要参考无风险利率的高低,这一点投资者可以参考国债的收益率水平,假如市场上国债的收益率为4%,那么对应的银行股也需要4%的股息率才能吸引机构投资者的认可,如果上市银行的股息率达不到国债收益率的水平,机构投资者就会卖出银行股,直到银行股的股息率达到国债的收益率水平。
所以本栏说,上市银行股稳定股价的措施不会产生太大的效果,而且银行股的低股价也不是坏事,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可以吸引更多的散户投资者进场,这对于鼓励投资者长期价值投资也有很大的好处。
本栏还想强调,不要试图把部分银行股的股价率先炒高,因为银行股是一个整体,在众多的银行股中,很难说清甲银行就比乙银行更好,因为银行的业务都差不多,管理层的监管也都差不多,所以它们的估值体系也都差不多,想要让银行股整体价格上涨,要么提高银行股的盈利水平,要么只能期待整个股市的价值中枢提升,这或许是市场利率的下降,或许是投资者投资热情提升。总之,单个银行管理层对于股价的支持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